谈起情绪记忆……

属于你的让你触动心弦的记忆,让你与他人不同

走在街上,耳边响起曾经单曲循环的某一首歌,你可能会心生触动,回忆到那时那些事。如果调查问卷中问及,“你初恋的体验是什么”,你也会直接地代入到那时的感受中。而这些都是你的情绪记忆。

现实生活中,我们往往对情绪性事件、情境及刺激等一些具有情绪唤醒的信息记忆犹新,甚至栩栩如生、难以忘却,这样的记忆被称为情绪记忆,例如惊闻亲戚好友去世的噩耗,我们会对彼时彼境记忆得非常深刻。

过去的研究者提出情绪记忆时,也有另一些研究者持反对态度,认为情绪记忆依附于事件,只有回忆起事件,情绪记忆才会被带出。随后有的学者承认了躯体感觉记忆的自动情绪记忆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讲,情绪记忆指对情绪信息(或情绪状态下中性刺激)的编码、存储,并在一定情况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,情绪信息包括情绪的主观体验、情绪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以及情绪刺激。

自然灾害、战争、恐怖主义袭击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个人有意义的经历,有可能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,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而终生难忘,甚至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心理疾病。这些情绪性唤醒事件就是情绪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当然,并非情绪事件的所有方面都可以被栩栩如生地记住。较早有研究发现,情绪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显著不同的响应。具体来说,情绪增强和事件中心相联系的细节的记忆,而削弱对事件中心不相干的细节记忆。也有研究发现了对创伤事件的“隧道记忆”,即对创伤事件中引起情绪唤醒的核心细节再认和回忆更好。这种记忆模式后来被一致地证实,情绪对某些类型细节地记忆具有增强效应,却对其它类型细节的记忆具有损害效应,这种模式被称为情绪诱发的记忆权衡效应或情绪记忆权衡效应,其他研究者也将这种现象成为记忆窄化。

情绪记忆当中,负性信息的回忆率要好于积极信息。此外,已有的关于闪光灯记忆的研究表明,现实世界的情绪事件比一般世俗事件在回忆时成功率更高,回忆更加生动,对回忆内容更加自信,并且自认为准确率更高。因此,情绪记忆的主观记得感和客观准确性有很大的争论空间,有研究者指出,这种更高的回忆率并不总是与准确性相伴。

Rimmele等人设计了这样的实验,在实验中,被试在编码阶段学习60张图片(30张中性图片、30张负性图片),每一张图片在呈现的过程中伴随着彩色的图片框。在回忆和再认阶段,被试要对图片做出判断和回忆和判断图片框的颜色。这个实验结果揭示了中性图片、负性图片主观记得感和客观准确性的双向分离。负性图片的“记得”判断显著高于中性图片。

情绪记忆的根本基础在于杏仁核,许多动物实验的研究成果都暗示着杏仁核在情绪处理中的重要作用。杏仁核是大脑中情绪相关最重要的脑区之一, 在情绪性社会信号的加工, 情绪条件刺激的建立和情绪记忆的巩固中发挥关键作用。也有研究者提出,情绪记忆和海马对于记忆的编码加工有很大关联,和激素的分泌也同样有关联。情绪记忆的生理基础理论还在不断地更新中。

参考文献:
[1]邹吉林,周仁来,张环,张小聪,罗新玉.情绪记忆权衡效应:对复杂情绪刺激的记忆.心理科学进展,2011.
[2]钱国英,姜媛.情绪记忆的理论述评.首都师范大学,2014.
[3]高增明.情绪记忆的相关研究综述.曲阜师范大学,2013.

欢迎关注
作者

Annabel

发布于

2018-03-18

更新于

2022-04-28

许可协议

评论